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光亮的感覺,反而對於黑暗的空間,多少都會有點排斥感。舉個例子說,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走在光亮的街道中,對於闃黑的巷道,多少都會有點恐懼的感覺。害怕黑暗,不知是否為人類的天性?還是因為黑暗裡可能有不可知的事物,正因為不可測,就會產生不安的感覺。 
醫學上有一個就叫做「黑夜恐懼症」 (scotophobia) 的症狀,這種症狀一發生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多種生理症狀發生,除了一般的焦慮和壓力之外,也可能令人產生沮喪。這種「黑夜恐懼症」,其實是大腦裡胡思亂想的結果,當然,我不曉得人的膽子要大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克服這種感覺,但我先承認一下,因為我是人類,所以多少還有點「黑夜恐懼症」。 十八歲那一年,某天,我去參加登山隊,用兩天一夜的時間爬北大武山。半夜中,領隊把我們全體隊員都叫醒,說要利用黑夜摸黑攻頂。那時候,我靠著頭上僅有的頭燈,在一片漆黑的林地中攀爬,這種感覺真的很詭異。下山時已經晚了,同隊的隊友因為頭燈壞了,我二話不說就把我的頭燈借給他。事後想起來,那真是一件令人後悔的事,就這樣一路上我摸黑下山,僅靠著月光的反射才依稀辨識出山徑,這樣一路下山時,我腿都軟了。 我常有一個人在黑夜裡的經驗,不管是登山、野營還是當兵站崗服衛勤,講白一點說,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好,有時候真的恨不得時間跑快一點。 話說回來,不喜歡黑暗,難不成就喜歡光亮嗎? 光亮,確實會有安全感,但光彩眩目會不會讓你有安全感,這可是兩件事情了。 有一個名詞叫做「光害」,或稱之為「光污染」,乃是人類過度使用照明系統而產生的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城市夜空裡的星光被城市的燈光所覆蓋而消失了,這使得觀察宇宙的研究受到影響,而且亦破壞了生態平衡。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你在都會區想抬頭看星光時,因為光害的關係恐怕無法讓你如願,這時候你只能往郊區跑,遠離都會城鎮,興許,你還有機會看到燦爛的星光。 當然,光害還有其它種類,正由於光害是由很多光的問題所匯聚而成的,而大部份的光害均來自很多令人煩厭的人造光源,如光害騷擾、眩光、雜亂及天空輝光四種,我相信這四項裡頭的任一項對我們而言,都是傷害,只是我們無法察覺而已。 簡單來說,你睡覺時習慣開燈還是關燈?但我相信睡覺開著天花板上的日光燈,想必你一定無法安然入眠。我的習慣是在走廊上開盞燈,除了增加安全感外,也讓半夜突然想上廁所的小朋友不會摸黑跌倒。
Mr.Economi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怡克納米斯(Mr.Economics) 這次來談談我對於電子書市場的看法,坦白說,我對電子書市場其實是不怎看好的,至少短期上來說,遍地開花多種平台的方式,至少在消費者端會出現交易成本的問題,交易前的問題是:「我要選擇哪一個平台?」
圖:Amazon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電子書業者是平台綁軟硬體,大小通吃的結果就是綁死消費者,其他的綁法還有很多,所以左算右算機關算盡的結果是,消費者老是輸家,到底贏了什麼?「綁住消費者」這件事對業者本來是有利潤吸引力的,但綁死消費者若沒廣大的銷售量來支撐,看來並不利於業者經營,消費者要買封閉式硬體,內建封閉式軟體,只能讀這裡有上架的電子書,消費者似乎沒有多少選擇?
Mr.Economi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罩杯經濟學」?嗯,這個研究命題應該可以勇奪2012年的「搞笑諾貝爾經濟獎」。我對女人的罩杯沒有研究,但對於經濟景氣的感受也許比政府的財經單位相較起來敏感的多,我之前見過「裙子經濟學」說女人裙子愈短代表景氣愈好,這回女人的胸部大小卻又和景氣扯上關係,如果,這個研究結果可以成立的話,整形外科醫生大概可以歇業了!其實,這個「罩杯經濟學」來自於英國一家百貨公司的最新研究發現,他們發現英國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從192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英國女性胸圍平均只有28A,但隨著經濟起飛,今日英國女性平均胸圍也膨脹到36D的高峰。
會不會時代愈進步(因為愈營養了,不夠還能夠加工),讓女的胸圍也變大呢?英國Debenhams百貨公司發表《大英帝國胸部史》(History of the Great British Bust),這間百貨公司經過長期對女性內衣的出貨狀況進行分析後發現,英國經濟歷年來的繁榮或蕭條,與女性胸部罩杯及內衣款式似乎有正相關性。英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經濟大蕭條時期,英國女性胸圍平均尺吋僅28A,隨著經濟起飛,女性平均胸圍長大到30B,一直成長到目前的36D,市面上更第一次出現「K罩杯」胸罩。
Mr.Economi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怡克納米斯(Mr.Economics)
臺灣這回的塑化人生事件(DEHA塑化劑)抖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別的不談,就單指一些高級飯店的果汁,竟然賣起「假果汁」(也就是香料果汁),這讓人傻眼的程度,恐怕以後要唾棄這些「假高級飯店」了!
塑化劑事件還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飯店會賣假果汁?
同樣一杯果汁飯店賣的貴,路邊攤賣的便宜,這是理所當然,也就是說一杯果汁裡頭的成本,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不同,分攤算到一杯果汁的成本上,當然不同。
也就是說,飯店必須分攤很多固定成本(人力、裝潢、電費等),但路邊攤可不必分攤太多,所以飯店的一杯果汁,當然比路邊攤貴上很多。
當然,還有一些是因為消費者所得到的附加價值,譬如說「感覺」,飯店也可以趁機加價,總而言之,在高檔飯店裡絕對喝不到便宜的果汁!
既然,消費者願意付高價到飯店用餐,也付得起一杯果汁的費用,那麼,飯店賣假果汁這件事,絕對不是「無知」,就是「明知故犯」的欺騙行為了。
為什麼呢?一杯果汁的真實成本,路邊攤和飯店不會相異太多,進貨時,難不成飯店不知道真的水果「榨」出的果汁,還是假果汁嗎?
飯店和消費者彼此處於資訊不對稱的點上,消費者也因為相信高檔飯店的招牌,相信飯店不會有「偷雞摸狗」的行為發生,也就是消費者選擇相信,降低的交易成本,讓飯店得利,飯店豈容用「鮮榨果汁」和「一般果汁」來刻意混淆消費者的認知呢(講好聽一點叫做產品區隔)?這叫做得了便宜還賣乖!
如果,飯店真的要進行產品區隔,設法找出對價格敏感度不同的消費者,就應該貼出告示說,本飯店鮮榨果汁使用的是「真水果現榨」,其他果汁都是「調味果汁」。但消費者都已經到飯店用餐,代表他的價格敏感度不會高到幾十塊錢臺幣都會計較(否則他去路邊攤買果汁即可),這種區隔法擺明就是耍白痴。
這種飯店,就應該請觀光局到飯店「拔掉星星」才對,這些黑心飯店也不知A了多少黑心錢啊,假高級飯店還會發新聞稿,義正言詞的說他們也是受害者,還主動將假果汁下架,充作無辜的模樣,實在很「假惺惺」......
怡克納米斯,一個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大事不成,小事不就,目前為兩岸財經作家兼大學教員,具有產業分析師和服務業品質專業師專業資格。
已出版書籍:
- 《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華人世界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
- 《巷子口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及韓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金石堂2008趨勢行銷年度排行NO.22,2010年簡體中文版獲大陸福建省政府推薦。
- 《搞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與亞當斯密之《道德情操論》同獲選為大陸上海市政府2009年50本推薦書。
- 《火星人經濟學》繁簡中文版。
- 《庶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2010年正體中文本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薦。
Mr.Economi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