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克納米斯(Mr.Economics)
原文出處:http://blog.mreconomics.info/2011/06/blog-post_22.html
我不得不承認,「美國人變成殭屍了?」這個標題實在嘩眾取寵,但寫文章就像寫作文,「破題」這件事想必是最難的。
但這篇文章不是說「美國人變成殭屍了」,而是說明美國人的消費行為「殭屍化」了,變成了「殭屍消費者」(Zombie Consumers)!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非執行董事長羅奇(Stephen Roach)指出,迫於高失業與高負債而緊縮開支的緣故,美國消費者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成了名副其實的「殭屍(zombies)」,全球經濟恐受到這群美國殭屍消費者的拖累,建議亞洲經濟重心及時轉向內需,方可維持成長動能。(原文請參見:How Asia Copes with America’s Zombie Consumers)
美國人不消費這件事可是茲事體大,正因為美國是消費大國,只要美國人一緊縮消費,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恐怕得遭殃?但這件事可不盡然如此,以先進國家的GDP構成中,民間消費佔GDP大致上應該在六至七成左右,所以美國的殭屍消費者對台灣經濟影響應該不大,但對於東協國家這些還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國家,美國人不消費,代表這些國家的出口量會減少,當然對經濟成長有所抑制!
前一篇說過了,美國國會有意無意的讓GSP過期,因為恢復課徵關稅,連帶了影響到美國進口商品價格上揚(美國爸爸都抗議了,經濟已經夠蕭條了,還故意讓GSP過期,荷包的錢都被關稅搶走了),若以價格彈性為正的正常消費品而言,價格上漲的後果就是抑制消費,美國人會「減少消費」!
「殭屍消費者」的意思是活死人不消費的意思,從America’s Research Group所蒐集的資料來看,美國人的消費很多地方都明顯減少,譬如說美國人最喜歡逛的折扣商店,連三年同月的消費額都是遞減的!
美國人減少消費的原因並非通貨膨脹,而是高負債與高失業且對未來的經濟預期悲觀所致,從IMF的資料來看,預估今年也才2.17%,所以說美國人減少消費主因並非通貨膨脹(物價變貴了)的問題,而美國人不消費,恐怕才會有通貨緊縮的疑慮(金融風暴那年後是-0.33%,如下圖)!
根據IMF估計,美國今年的GDP成長率約是2.76%,以這個數值來說並非很低,在先進經濟體中,很難會出現高度經濟成長的現象,但光從GDP並無法詮釋美國人不消費的原因到底為何?
會不會是儲蓄的問題影響的?經濟學上認為,如果對未來景氣或趨勢悲觀的話,消費者會傾向保有更多的現金來預防未來的生活出現問題,正因為一份所得裡,消費者不是用來消費,就是儲蓄(包含投資),要是一個國家的儲蓄率過高,按經濟學家的解釋就是「儲蓄的矛盾」反而有害經濟成長,因為儲蓄過高代表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降低,消費額也會降低,對GDP而言,反而是一項負指標!
美國在金融風暴後的儲蓄率開始上升,到2011年約莫是12.42%,雖然不是歷史高點,但對甫從金融風暴中走過來的美國人而言,手頭上放點現金,看來是比較安全的!羅奇的文章提到,美國消費者進入空前的緊縮階段,2008年以來的連續13個季度,經通膨調整的美國消費支出年均成長率僅0.5%,也就是說美國經濟成長的動能,在民間消費的部門上看來是疲弱不振的(民間消費約佔整體GDP的71%,2010年70.6%)。
沒錢,當然少消費一點,所以,經濟學家眼中的「殭屍消費者」就出現了~活著,卻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