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克納米斯 2008.12.07
今年二月,發表了一本《巷子口經濟學》,探討生活周遭的經濟現象,你說這是一本經濟學也好,不是經濟學也好,雜感也好,亂七八糟的文章也好,反正橫看豎看,都是生活的小事。 很多人誤會了經濟學,好似經濟學只能處理國家大事,卻忘了經濟學也能幫你分析生活小事,才導致經濟學越看越乏味。 聯合報在上個月底報導彰化彰南路上的割包店從全盛期的數家,到現在只剩一家苦撐的現象,在《巷子口經濟學》中也有深入的探討,為什麼好吃的割包店會不見了? 其中的一段: 刈包不見了! 小時候一直到大學,刈包一直是一種可以裹腹的小吃,吃不起麥當勞的大麥克,學校後門的刈包就是一種不錯的替代品,一份刈包夾個一片荷包蛋和豬肉片,灑些花生粉,這樣的效用不輸在賣當勞裡啃漢堡,但就只差沒冷氣可吹,沒座位可做而已。 後來有一天,我發現下班路上的刈包「突然」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交通動線的改變會影響一個地方的經濟生態,如果交通動線消失呢?一的地方的某個產業可能也因此消失,彰化市彰南路上刈包就是一例,而且早已消失,只剩孤伶伶的招牌而已,早已失去了昔日門庭若市的盛況。 曾經盛極一時的「免下車」割包,如今只剩一家彰化創始店苦撐。 速食店的「得來速」(Drive-Thru)很受消費者歡迎,台灣最早的「得來速」在哪雖不可考,但是20年前全台盛極一時的「免下車」割包連鎖店,因中二高通車,僅剩彰化市創始店還在苦撐。 我在文章的後面這麼分析: 還是回到前面的問題,人潮為什麼不見了?這可以解釋刈包店的生存之謎。 很顯然地,中投快速道路的啟用,多少都有影響到刈包店的生計,但是影響程度不會太過劇烈。直到,國道 3 號啟用之後,往南投的觀光客,可以直接由一號國道接上國道三號從南投、名間和竹山下交流道,這倒是把南投的一些重要風景區給串連起來,省了很多的時間。這樣一來,彰南路的貢獻度簡直「大不如前」,幾乎所有的觀光客都往國道 3 號去了,怎會有人選擇走彰南路呢?於是乎,彰南路從「主要道路」變成是「替代道路」,有時後,還會碰見野狗大剌剌地躺在路上曬太陽,悠閒的可以。 原本的觀光人潮與車潮,在新公路啟用之後,被瓜分到這些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上,原本的彰南路的車流量,大概省道級降到比縣道或鄉道都還不如,兩旁的商店,只能賣給當地人,這丁點的營業收入根本支撐不起營業成本,索性,乾脆就「關門大吉」,於是乎,刈包店就此消失在彰南路上。 在台灣的交通節點上(通常指交流道或觀光路線必經之地),可以發現大型遊覽車休息站特別地多,土產店也相對地多,這是因為人潮帶來錢潮。但是,只要主要交通動線被更改之後,這些休息站和土產店也會跟著關門大吉(當地人根本不會去消費)。 彰南路上刈包店,就是這樣「消失」的,現在想吃刈包,還得努力想想哪裡有賣,哪裡有得吃了 … 更多生活的經濟分析,敬請詳見: 《巷子口經濟學》 2008年6月1日,繼《巷子口經濟學,同時發行電子書》之後,再度發表顛覆之作《搞笑經濟學》,本書榮獲「第一屆經濟學盃金酸莓獎」,獲獎理由是:充分揭露經濟學史上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對於經濟學冷笑話之發揚光大功不可沒!這兩本書同列博客來百大暢銷書,及同列經濟學10大選書中唯一本土作者,同時也獲誠品推薦選書。 2008年9月1日,再度發表通俗經濟學「火星人經濟學」,再度將艱澀難懂的經濟學,化成一篇篇有趣又好玩的經濟分析,用最簡單的邏輯,讓您了解最不簡單的事情!
這篇新聞這麼說:
記者唐復年/攝影
- Dec 31 Wed 2008 11:47
為什麼「割包」店不見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