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口經濟學試讀版
老王的早餐店漲價了
文/鍾文榮 2007.05.22
我很討厭漲價,我總認為漲價是在「掠奪」我荷包裡的新台幣,要是問我願不願意接受漲價的話,我大概會「抵死不從」(這只是形容一種意願的程度,沒這麼嚴重到生命受威脅時,還打死不退)!
這幾年,大宗物資 [1] 一直在漲價,像麵粉和砂糖就已經連漲了好幾次,不光是食品業者哀鴻遍野,漲聲連連,就連消費者也很難接受物價上漲的壓力。原本,只要是收入有所提高,物價上漲所帶來的效果應該會被增加的收入所抑制掉才對。舉例來說,要是薪水成長 2% ,而物價上漲 1% ,照理來講消費者普遍上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至少買的起。反過來說,要是薪水只成長 1% 或者不漲,物價上漲的壓力本來就會抑制消費者「少買一點」。
我那好朋友怡克納米斯也同意我的看法,只不過他又補充說了:「漲價這件事,絕對不是老闆漲『爽』的,怎麼說呢?老闆一定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荷包,所以老闆要漲價,一定其來有自。但一個老闆喊漲,或許你會認為他漲爽的,但是一堆老闆喊要漲價了,這恐怕就不是一堆老闆爽過頭了!」
什麼?「漲價」和「爽」有什麼關係啊?我學得他這句話讓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物價是不是上漲了,除了看是不是漲價了這件事之外,就是看看其他老闆是不是也一起喊漲價了。物價上漲攸關民生經濟,但是一個老闆喊漲價,是不會引起政府注意的,但是一堆老闆喊漲價了,政府就不得不注意了。物價上漲的觀察方法官方的說法是叫做「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 [2] ,我認為這 CPI 的敘述婆婆媽媽們應該不懂,寫的有點像是火星文,有看沒有懂!」怡克納米斯說道。
哈哈,火星文,說的真妙!怡克納米斯這老兄講了這段話,倒是讓我回想起來經濟學裡的說法,看看 CPI 的敘述,什麼是財貨呢?顯然考倒絕大部分沒唸過經濟學的人(偏偏唸過經濟學也不見記得)。簡單來說,財貨其實就是商品啦,相對就是無形的服務商品就是「勞務」了。有必要搞的這麼繞口嗎?說真格的,我也不知,但這經濟學就是喜歡搞的很玄,讓絕大部分的人不知經濟學的內幕,經濟學蒙著面紗,當然神秘許多了。
「算 CPI 大概是每個念經濟系的學生考試必考的『必考題』,然而,大部分的經濟系學生沒提過菜籃子上市場過,體驗什麼是『一籃子財貨』。這 CPI ,對婆婆媽媽們不盡然受用,原因不外乎是那『一籃子財貨』和婆婆媽媽上菜市場買的『菜籃子』不盡相同罷了。舉個例子來講,張大媽每週固定要去菜市場買菜,根據經驗她大概得買上 30 樣菜,在一個月前他算過一個月的菜錢是台幣 3,000 元,一個月後,他發現這個月的菜錢竟然漲價到台幣 3,600 元,用 CPI 來表示來說張大媽買菜的 CPI 是 120% ,漲價了兩成,張大媽當然會喊貴啊!所以,官方宣布的 CPI 對婆婆媽媽們的意義不大,但是菜市場的 CPI 對她們而言卻絕對是意義非凡。」這老兄不疾不徐地陳述他對 CPI 看法之後,我也覺得他言之有理,說實在話,我懂 CPI ,也算過 CPI ,但是最後一次算 CPI 是在大學期中考的時候,但這 CPI 對我有何意義呢?我還真的沒認真研究過,這多虧了怡克納米斯讓我複習了一次經濟學原理。
「但是,誰來公佈菜市場的 CPI 呢?」我們異口同聲說了!
話說回來,大宗物資漲價,照理說應該會影響菜市場的 CPI ,理論上來說,對面早餐店老王的豆漿、饅頭、油條和包子等應該會漲價才對。
至於老王的豆漿店會不會漲價呢?那得問一問老王漲價的「意願」?
怡克納米斯認為,老王不會平白無故就漲價,他得考量你我的態度,要是他覺得漲價對我們的壓力很大的話,搞不好我們就不喝豆漿啃饅頭,改喝稀飯去了,這對老王早餐店的生意損失可就大了。要是他覺得漲價我們都可以接受的話,他大概會漲價,剛好可以平損原料上漲的成本。
他拿了張紙和筆很快的畫了個表格(如下表),這時候老王的選擇有兩種,「漲價」與「不漲價」,我們的意願也有兩種,「接受」與「不接受」,畫成表格如下:
|
老王的選擇
|
漲價
|
不漲價
|
我的選擇
|
接受
|
漲價,接受
|
不漲價,接受
|
不接受
|
漲價,不接受
|
不漲價,不接受
|
他解釋說上面這個表格裡,「不漲價,不接受」是沒有道理的(其實就是接受漲價),所以,可以不用理會這個選擇。在我的選擇裡,很顯然我會採取「漲價,不接受」和「不漲價,接受」這兩個選擇,而老王的最好選擇就是「漲價,接受」,所以,這個情境根本是無解。
「所以,漲價無理嗎?」我很狐疑地望了一下怡克納米斯,我總覺得他話中還有話!
他繼續說了:「要是,條件加上我非豆漿不喝的前提,這下子,我可能只有接受『漲價』的事實。或者,老王認為漲價可能會影響他的營業收入的話,他可能選擇『不漲價』來因應,而自行吸收調漲的成本,這下子就有解了。但是,要是不只老王賣豆漿,旁邊老李也賣豆漿,老王漲價,老李不漲價,這下子我會去老李的店裡喝豆漿。老王一看到老李沒漲價,他當然會馬上降回原價,這下子我兩家店都可以消費。」
「這證明,經濟學說有競爭就是好事,老王和老李的競爭對我而言鐵定是件好事,但我最怕一件事就是老王和老李私底下講好一起漲價,這下子,我大概只能去喝粥,不然就是接受漲價的事實。所以說,『聯合行為』 [3] 和『勾結』 [4] 絕對不是件好事。」怡克納米斯補充說道。
原來,平常加油看中油喊漲,台塑也跟著漲,顯然就是一種「聯合行為」,這下子我大概知道漲價的學問其實很大,要不要漲價?漲多少?決策如何做?恐怕大學課堂裡都沒教過。
撇開老王願不願意漲價這件事不談,你我接不接受漲價這件事,正關係著你我的行為,也就是說,一定有某一種因素使然,讓你我會做出接受漲價與否的決定。
假設,老王說,很抱歉,現在大宗物資都漲價了,基於小本經營,全面反應成本,全面調高價格一成!
我一定心想,「一成!」,不會吧,那就是 10% ,每 10 塊錢要漲價 1 元,一杯 20 元的豆漿馬上變成 22 元,加上一塊燒餅蛋原本是 30 元,要漲到 33 元,原本 50 元一頓的早餐,現在變成 55 元了!如果我願意接受漲價的話,那代表我願意多花 5 元,我可能不會很在意,反正只是 5 元而已,並不會影響我享用老王早餐的心情。這時候,我的價格敏感度 [5] 不高,甚至是很低。反過來說,要是我拒絕接受漲價,或者我少買了一份燒餅蛋,那可是代表我的價格敏感度很高,漲價對我而言殺傷力太大。
買東西消費,本來就是一種經濟行為,下一回要是你家巷子口早餐店要漲價了,你可以向老闆說說,人家對面的早餐店可是沒漲價喔,看他怎麼說!
[1] 所謂的大宗物資指的是像黃豆、小麥、大麥、玉米、油菜籽、高粱、黃豆粉、黃豆等此類的物資,由於大部分的物資臺灣農業本身並不生產,單純只能靠進口供應民生所需,主要的進口大宗物資項目為黃豆、小麥與玉米,而大宗物資的首要任務是在供應國內民生所需要之一般所食用的麵粉、食用油,及禽畜的飼料,故大宗物資對民生影響甚鉅。
[2]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是應用最廣泛的通貨膨脹指標,也是各國央行十分關切的經濟數據。 CPI 的計算方式是,就消費者的立場,衡量一籃固定財貨與勞務的價格,並與某個基期間的物價水準作比較。舉例來說, 1999 年 7 月份的物價水準為 130.5 ,這意味該籃固定財貨與勞務的價格高於基期水準達 30.5% 。比較兩段不同期間的 CPI ,我們便可以知道該期間物價上漲幅度。(資料來源:蕃薯藤「理財教室」)
[3] 所謂的「聯合行為」根據「公平交易法」第 7 條的解釋,指的是謂事業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與有競爭關係之他事業共同決定商品或服務之價格,或限制數量、技術、產品、設備、交易對象、交易地區等,相互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而言。
[4] 所謂的「勾結」指的是若干公司對於市場措施的一種協議,這種協議要求彼此共同遵守某種默契,通常指的是價格的市場競爭,讓彼此的利潤極大。
[5] 經濟學上認為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指標就是價格彈性,也就是說當一件商品的價格漲 / 跌價時,對消費數量變動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