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需要幾個電子錢包?



■ 鍾文榮



當市場上如火如荼的發行儲值卡時,消費者能否很清楚的知道,未來手頭上這些儲值卡所帶來的便利與效用,能否很快的替代現金的支付,成為日常支付工具的一種?從現階段看來,當儲值卡尚未成為典型的支付工具時,這種定論可能言之過早。



從實務面看來,儲值卡好比電子錢包,儲存的是電子錢或電子貨幣,其實本質上是實體錢包數位化,支付功能的本質性並未改變,只是一張儲值卡可以有多個電子錢包而已。如果這個假設前提存在的話,顯然平常帶在身上的錢包不多也不少,很有可能是恰巧一個,這也就是發卡市場上常常提到的「最後一張卡」的情況。



不過重點是,當市場上這些發行的儲值卡或電子錢包互不相容的話,消費者到底願意接受幾張儲值卡?從理論面看來,儲值卡上所載的電子貨幣的邊際效用,應等於一般貨幣的邊際效用,簡而言之,電子貨幣和一般貨幣對消費者而言應該是「無差異」的狀況。這種無差異的推論是儲值卡或電子貨幣發展的必要途徑,也就是說,如何使電子貨幣或儲值卡的市場效用,發展到和一般傳統貨幣一樣的便利時,才會獲致市場的青睞。另外從實際面來看,多張儲值卡或電子錢包互不相容,對消費者而言直覺就是不方便,不過這種不方便的感覺會發生在當消費者的口袋裡有很多儲值卡存在時,要「選對」儲值卡交易的麻煩!



話說回來,其實一般貨幣的傳統現金交易其實亦存在著「交易成本」,這些交易成本普遍發生在交易的雙方,在賣方比較好估算,大約是信用卡收單的手續費,約2

-3%之譜。然消費者的交易成本的確是比較難以估算,通常較容易發生的是收到偽鈔的成本、遺失的風險成本,或者更精確一點的說是還有持有貨幣的「時間機會成本」,這是因為錢包的錢是不會產生任何利息的,所以這些利息的損失可以說是持有貨幣的「時間機會成本」。



到底消費者最後希望持有的電子錢包最後會有幾個,關係到消費者持有貨幣的「時間機會成本」。顯然當消費者認為持有貨幣的「時間機會成本」與交易成本為零的情況之下,至於持有幾張儲值卡,其實對消費者而言毫無影響。不過這些成本還是會左右消費者的決策,這種情況很明顯的發生在錢包裡的現金餘額與每次領錢的額度,基本上這兩者幾乎是很平均的。因此,貨幣在錢包裡的流通速度其實是很平均的,這也就是說,消費者為滿足消費的需求,會讓錢包的現金餘額保有一定的額度以上。



如果是消費者持有多張儲值卡或多個電子錢包,消費者為滿足消費需求,勢必會讓儲值卡或電子錢包保有一定餘額以上的水準,在彼此互不相容的前提之下,很顯然總餘額的水準一定相當高,只要餘額水準提高,時間機會成本與交易成本一併提高。因此,在消費者效用極大的前提之下,互不相容的設計顯然無法讓交易變得更加便利,反而有損消費者的消費效用。



到底什麼樣的電子錢包儲值卡可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從理論面和實際面來看,「貼近貨幣」交易的產品最後勝出機會最大。



為何是「貼近」貨幣交易的產品?可以從貨幣的本質得到相當的解答,一則是交易媒介,二則是降低交易成本。從第一點看來,不管從哪一方面看電子錢包或儲值卡,只要是限定單一方面交易的,基本上都只能說是交易的付款工具,而非媒介,而成為媒介的要項是,不管如何只要提示交易,均能滿足交易的需求。這就好像新台幣至少在台灣都可以通行無阻的交易,沒有一個人可以拒絕新台幣的付款交易,除非是拿偽鈔付款。



至於第二點,消費者交易時不會特意將錢包裡的新台幣「分別」存放,某一疊只能消費某商品,就不能消費其他商品,就像新台幣有辨識能力一樣,無法辨識的商品就拒絕交易,因此消費者付款時還要特別注意是否拿到對的新台幣,萬一這一疊新台幣忘了帶出門,也只有搖頭做罷。



因此,消費者需要的電子錢包或儲值卡到底要如何滿足消費需求?其實簡單的說就是走到哪裡都可以消費,任何商店都可以接受付款。至於電子錢包或儲值卡的概念,或許應該變成一種商品概念,就好像有LV的錢包和路邊攤的錢包一樣,裡面的新台幣是等值的,錢包卻是不等值的,如此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種設計下,消費者出門時只需事先將電子貨幣「載入」到特定的儲值卡或電子錢包(有可能是LV的錢包和路邊攤的錢包),帶出門消費即可,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和效用才能充分被滿足。



【2005/09/1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Economics 的頭像
    Mr.Economics

    Mr.Economics巷子口經濟學

    Mr.Economi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